黔南州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

法定主动
公开内容

政府信息
公开年报

黔南州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 2024-05-22 14:31 字体:[]

2023年,州政府政务中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州委、州政府中心工作,以开展主题教育工作为载体,以“业务大比拼、岗位大练兵、能力大提升”暨“三比三创”活动为抓手,以打造“全国亮点、全省标杆、全州龙头”的州市一体化政务大厅为目标,着力提升服务效能、服务水平,企业群众办事获得感、满意度明显提升。

一、2023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扎实开展好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及时成立中心主题教育领导小组,由党组书记任组长,党组成员和科室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明确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党组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亲自谋划各项工作。二是加强统筹。制定单位主题教育实施方案,对班子个人学习计划、调研课题及调研安排、专项整治方案等亲自把关,结合当前重点工作统筹谋划,确保把主题教育成果体现到促进中心工作上、体现到为群众办实事解民忧上。三是强化业务培训,以“比学习创一流素质、比服务创一流作风、比进位创一流业绩”的“三比三创”活动为载体,对中心干部职工、窗口服务人员进行分类培训,采取“政务课堂、政策解读、业务培训”等多种形式开展大培训、大练兵,着力提升政务服务队伍能力水平和整体形象。同时,以全省政务服务技能大赛为契机,组织州、县政务服务大厅综窗人员开展《贵州省“一窗通办”改革应知应会手册》学习成果测试,进一步提升综窗人员业务能力,取得了较好成效。

(二)全面完成省级重点工作任务。一是建章立制。制定完善《黔南州、都匀市政务中心干部管理“五个绝不允许”纪律规定》《黔南州·都匀市一体化政务大厅管理制度(试行)》《黔南州·都匀市一体化政务大厅各进驻部门人员“红黑榜”管理制度(试行)》等24项管理制度,落实以制度管人管事。二是常态化抓好进驻人员出勤情况、服务规范、服务态度等监测管理,并以月运行通报、“红黑榜”、季度考核、季度评先选优等方式倒逼窗口工作人员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质量、提高办事效率,以高质高效的服务增强企业群众的体验感满意度。三是全面完成省政务中心年初安排部署的“一件事一次办”“跨省通办”“全程网办”等重点工作任务。

(三)攻坚克难持续推进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落实

1、“一网通办”改革。一是进一步夯实“一网通办”基础。全面完成州、县(市)、乡(镇)、村(社区)四级政务体系建设和机构、人员、流程配置及事项进驻工作,持续开展标准化事项和国办行政许可事项认领和关联。州政府政务中心成立专班,采取不定期抽查和专项检查等形式,加强对机构设置、人员配置、流程梳理及政务事项日常监管。同时,出台了《黔南州“一网通办”工作监测方案》,常态化推进“一网通办”工作。二是进一步推进更多一般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按照省级“全程网办”工作指引要求,全面梳理一般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情况,不定期对已实现“全程网办”事项进行网上办理规范化检查、抽查,同时加强与州直部门协调配合,争取省级大力支持,实现更多一般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2023年底州级一般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占比已达到100%。三是积极推动政务服务移动化改造,完成《省级政务服务应用接入黔南“贵人家园”APP方案》制定,已实现401项政务服务事项与“贵人家园”数据融通。四是深入推进电子证照共享应用。对标国家证照目录清单,依托贵州政务服务网数字证照系统,推动更多证照电子化,实现更多电子证照与纸质证照同步制发。2023年,电子证照同步制发率已达70%以上。

2、全力落实州市政务服务扁平化改革。以政务服务扁平化同质同量服务国办试点任务为契机,以“一张清单、一个平台、一帮人员、一套管理”目标,在围绕事项、窗口、监督、人员四方面进行扁平化改造,探索形成政务服务扁平化同质同量服务工作机制,已完成州市政务服务扁平化改革工作任务。

3、推进“一窗通办”试点改革落地。一是通过系统融通业务测试、窗口设置、叫号配置、业务培训有序推进人社、医保、公积金的”小一窗“向”大一窗“融合,10月底正式融入运行。二是按照“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模式,统筹推动完成全州66个试点乡镇“一窗通办”改革,推进乡镇(街道)本级政务服务事项全面进驻、综合受理,基层政务服务从“能办、可办”逐步向“快办、易办、好办”转变。

(四)全面创建“企业之家”。一是由州政府组织召开黔南州、都匀市“企业之家”创建工作会,制定出台《黔南州都匀市一体化政务大厅创建“企业之家”工作执行方案》,配套制定“企业之家”联席会议机制、“企业之家”运行和重大问题处理机制、“企业之家”成效评估和监测机制,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工作措施和完成时限,确保企业之家创建有成效。二是全州各级政务中心依托贵州政务服务网打造的线上“企业之家”专区已畅通企业需求渠道;线下根据各县(市)实体大厅实际情况打造集智能导服区、精准接洽区、帮办代办区、综合服务区、联合会商区、自助服务区、金融服务区、产品展示区等为一体的“企业之家”。三是建强线下“企业之家”阵地,组建涉企服务人员队伍,全州政务服务中心充分利用大厅现有场所资源,通过整合涉企服务部门物力、人力、服务资源,已搭建功能完善的线下“企业之家”平台,为企业提供咨询引导、政策宣传、项目审批、帮办代办、诉求解决等“一站式”服务,实现企业“进一门、找一人、办成事”。2023年全年全州“企业之家”系统平台录入通过有效办件1356件。发布惠企政策服务事项7312项,其中州本级发布惠企政策服务事项202项。

二、亮点工作成效

(一)在全省率先实现州市跨层级、无差别综合受理。一是大厅服务管理重塑,资源整合利用更优化。州市共建以来,前台综合受理人员由原来的144人缩减至83人,前台窗口由144个缩减至67个,后台人员由227人缩减至138人,切切实实做到对外便民高效、对内减员增效的目标。同时,按照省级经办规程,对州市两级1200个综合受理业务事项进行了梳理,形成“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的模式。目前,自然人、法人综合窗口59个州、市直部门2069个事项实现了跨层级收件流转;截至目前,公安、人社、医保、公积金、不动产、婚姻登记、税务等7个行业部门均实现了跨层级、无差别受理。二是打通通办服务渠道,企业群众办事更便捷。除已纳入综窗的部门外,各行业窗口积极探索,打通“跨层级”通办渠道。如公安按照“应减尽减”的原则,率先实现公安“车辆全国通检、驾驶证全国通考、跨省异地检验、申请材料”等四个减免、18类车管业务一证即办、“中国公民普通护照”等行政许可业务州市通办;都匀市税务局积极与经开区税务局进行联办,推出43个税费事项通办;省人社厅在黔南州需求上,新增50项全省通办事项,目前已实现88项事项全省通办。加快电子证照归集与应用,强化数据资源整合共享,持续优化“免证办”办事流程,减少企业群众办事材料提交和多次跑腿。三是探索创新服务方式,便民利企效果更凸显。州市一体化大厅通过组建帮办代办团队,制定“综合班长制”、“领导带班值班”、“首席代表陪同办理”等制度,进一步增强前台窗口人员服务意识、统一服务形象、提升服务质效,实现大厅服务企业群众“零差评”“零投诉”,得到了部门、群众与企业的点赞。今年以来,州市场监管局“快捷办理市场主体等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被评为“减证便民”全国十大典型案例之一。州公积金管理中心“聚保增”改革获“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先进集体”称号。823日,州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实施<贵州省政务服务条例>情况的报告》全票通过州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

(二)打造“企业之家”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全州两级“企业之家”成立以来,州本级和各县(市)各涉企服务监管单位在完成规定动作之外,创新探索了一系列便民利企举措,切实做到高质量为企服务。如州政务中心联合州中级法院等7家部门在全省率先挂牌“黔南州企业破产公共事务中心”,该中心主要通过企业融资、提供战略投资方、成立专案不良资产处置基金等方式扶助危困民营企业,提高危困企业的重整、和解的成功率。又如,州政务中心、州工商联联合成立“黔南州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心”,为民营企业提供业务咨询、信贷服务会员入会申请等业务,使民营企业“足不出户”完成融资贷款,提升产品知名度,拓宽产品销售渠道。再如,独山县在“企业之家”增设企业首贷中心;三都县常态化深入企业走访,优化“企业之家”涉企服务;瓮安县依托“企业之家”,将服务延伸到瓮安工业园区,组织普法志愿者、律师到瓮安工业园区开展“送法进企业”法治宣传活动。全州依托“企业之家”创建,围绕涉企、便企、利企服务开展的探索不断涌现。

三、2024年工作计划

(一)持续深化州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推进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夯实州市跨层级“无差别综合受理”实效,探索推进自然人、法人综合窗口向“大一窗”深度融合,切实提升“一窗通办”质效。

(二)深入推进“一网通办”落实落地。探索建立州、县、镇、村四级政务服务扁平化管理机制,积极运用贵州政务服务网新技术、新功能,不断丰富和完善线上服务渠道,以线上线下融合、充分授权放权、流程优化再造、减少环节层级、数据资源共享等为主要内容,纵向联通州、市、乡镇(街道)、村(社区),构建上下联通、城乡融合、就近能办、同城通办、异地可办的“扁平化”政务服务体系,真正实现政务服务“一门办、一窗办、一网办、集成办、就近办”。

(三)做实做强“企业之家”,切实为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好务。一是持续提升助企纾困政策企业获得感。常态化督促州直部门常态化在贵州政务服务网公开发布及更新惠企政策事项,按照应纳尽纳原则,将惠企政策事项纳入惠企专窗或“企业之家”统一收件,加强窗口人员培训,实现来件即收,增强助企纾困政策服务能力,提升企业获得感。二是持续优化提升服务企业、服务项目的能力水平,擦亮“贵人服务”品牌,不断提升“企业之家”办事成效和企业认可度。持续梳理各部门涉企服务事项清单,明确各部门涉企服务范围及事项,努力将生产经营企业“上门提问”的工作被动转化为行业主管部门“送货上门”的服务主动;三是持续强化“企业之家”宣传力度和广度,加大企业对“企业之家”功能作用的知晓度、接受度和参与度;持续探索“企业之家”创新功能,依托“企业之家”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心、企业破产公共服务中心等,为企业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