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无障碍浏览
  • 适老化
  • 长者服务
  • 个人中心
黔南州科技局解读:《黔南州深化产业创新链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现将《黔南州深化产业创新链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解读如下:

一、文件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一是党中央有改革要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作出战略部署,明确提出“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统筹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力量、要素配置、人才队伍体系化、建制化、协同化”,同时强调“打通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人才交流通道”。二是省委、省政府有改革部署。2024年7月19日,省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提出“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进一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更好发挥高校、科研院所作用,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三是黔南州有改革基础。2023年以来,黔南州率先在全省组建产业创新链,组织开展协同创新。围绕工业、农业重点产业组建了14条产业创新链,聘请省内知名专家担任创新链“链长”,并同步引入多个省、州专家团队。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有关科技创新改革新要求、新部署,黔南州紧盯全州产业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围绕破解“科技人才力量薄弱、技术攻关能力不强”等问题,提出有组织规模化柔性引进省内外科研力量,进一步增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不断提升全州科技创新能力,结合黔南州实际出台了《黔南州深化产业创新链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二、文件对深化产业创新链建设有哪些安排和措施?

该实施方案以有组织规模化柔性引进省内外科研力量为抓手,在重点产业领域建强一批产业创新链。一是明确产业创新链的架构。产业创新链由州内外专家及团队组成,对应我州工业、农业的重点领域产业建14条产业创新链,面向全州企业开展服务。二是明确产业创新链聘请专家的条件。产业创新链链长由州政府颁发聘书,链长下的若干专家团队由州科技局颁发聘书。三是明确专家团队柔性引进的方式。以项目合作为牵引、以互利共赢为导向,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常在,但求常来”原则,建立更加开放灵活的柔性引才机制,明确了产业创新链建设是政府引导下的市场化运营柔性引才、用才。四是明确支持产业创新链建设的措施。包括财政资金支持、科技项目支持、产业化衔接支持、创新平台建设支持、科技金融支持。五是明确组织协同保障。强调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三、文件主要有哪些特点?

以“三个突出”来支撑产业创新链建设:一是突出政府引导作用。产业创新链专家团队的柔性引进,重在以“用”为导向,促进引进的专家团队与我州的产业、企业结合,联合实施科技创新项目,以科技项目资金给予引导支持,以产业化资金扩大成果转化成效,以平台建设提升我州企业创新能力。二是突出市场化运营。产业创新链建设实行市场化运营模式,按照“1家企业+N个专家团队”方式,推动专家团队与企业“双向选择、精准对接”的深度融合,鼓励专家团队在与企业的合作中取得收益,体现专家团队的成果价值。三是突出部门链式支持。产业创新链建设从专家团队引进、项目落地转化试生产、技术熟化产业化及创新平台建设等过程,需要各相关部门对企业在科技创新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给予链条式扶持,促进企业以科技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