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人民政府,州有关部门(单位):
《黔南州推动刺梨产业加快发展工作方案》已经州十五届人民政府第59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黔南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10月25日
(此件公开发布)
黔南州推动刺梨产业加快发展工作方案
根据州委、州政府关于推进刺梨产业加快发展工作要求,为贯彻落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促进刺梨产业发展条例》,着力破解我州刺梨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困难和问题,促进刺梨产业加快发展,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结合我州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建立产业工作专班,统筹协调推进产业发展
州级层面建立以州政府分管副州长为班长,州发展改革委、州科技局、州工业和信息化局、州财政局、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州自然资源局、州农业农村局、州商务局、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州市场监管局、州投资促进局、州林业局、州政府金融办、中国人民银行黔南州分行、黔南金融监管分局等州相关部门分管负责人为成员的产业发展工作专班,负责统筹协调全州刺梨产业发展工作,研究和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和困难。工作专班下设办公室在州林业局,由州林业局主要负责人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专班日常事务。县级层面对照州工作专班设置,成员单位可根据各县(市)刺梨产业发展特点进行增减调整,形成州县协同推进刺梨产业发展的局面。(责任单位:州林业局、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州农业农村局、州财政局、州工业和信息化局、州发展改革委、州市场监管局、州商务局、州投资促进局、州科技局、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州政府金融办、州自然资源局、黔南金融监管分局、中国人民银行黔南州分行,各县〔市〕人民政府)
二、支持产业园区建设,推进“2+4+6”聚集发展
支持龙里高新技术产业园、海珠·贵定共建现代农业产业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刺梨研发中心、中试基地、检验检测中心,引导鼓励刺梨企业向园区集聚,培育集生产、加工、物流、销售、研发等为一体的产业集群,打造全国刺梨产业知名园区;支持贵定将沿山镇发展为中国刺梨产业特色小镇。推进形成以龙里、贵定为核心,长顺、都匀、平塘和独山4县(市)为重点,其他6 县(市)为辐射的“2+4+6”产业聚集发展布局。(责任单位:州林业局、州农业农村局、州发展改革委、州投资促进局、州工业和信息化局、州商务局、州科技局,各县〔市〕人民政府)
三、明确财政金融支持,引导推动关键环节突破
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统筹安排东西部协作资金、州级预算资金等支持刺梨产业发展,2024年州级不少于1000万元,刺梨产业核心县、重点县(市)不少于500万元,重点支持刺梨公共宣传、企业品牌培育、品种(产品)研发、绿色有机认证、招商引资推介、市场拓展、鲜果保底收购及政策性农业保险等。支持创新开发刺梨融资产品,推进林权抵押贷款、刺梨经营收益权质押贷款,引导刺梨相关企业入驻贵州省大数据综合金融服务平台,通过平台促进银企对接合作。(责任单位:州财政局、州农业农村局、州林业局、州政府金融办、州工业和信息化局、州自然资源局、黔南金融监管分局、中国人民银行黔南州分行,各县〔市〕人民政府)
四、支持产业产品宣传,促进产品市场销售拓展
将刺梨纳入我州对外宣传推介重点内容。在省内外主要交通要道、游客集散中心、重点景区周边等开展产业公共宣传。支持举办刺梨花节、刺梨丰收节等活动。支持企业参加国内外重要展览展会,支持企业通过广告投放、明星代言、赛事活动冠名、短视频宣传、电视购物以及新品发布会等加大产品宣传力度,提高企业产品影响力、知名度。(责任单位:州林业局、州商务局、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各县〔市〕人民政府)
五、强化产业招大引强,促进全产业链多态发展
以项目为抓手,围绕延链、强链、补链积极谋划一批优质项目,延链上重点谋划文旅融合发展、果渣综合利用、产品加工提纯等项目,强链上重点谋划产品精深加工、产品应用场景拓展等项目,补链上重点谋划加工配套材料、仓储运输等项目。积极参加省级层面组织的招商引资推介活动;通过集中招商、小分队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到广州、上海等一线城市和重点企业开展招商引资,引进一批优强龙头企业,促进产业多态发展。(责任单位:州林业局、州投资促进局、州工业和信息化局,各县〔市〕人民政府)
六、支持产业技术创新,夯实发展科技支撑基础
持续开展刺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鉴选,继续通过航天育种和选择育种推进刺梨种质资源创新,培育新品种;开展省力化、减量化、机械化、绿色有机化栽培试验示范,支持开展多层次技术培训,培养一批刺梨乡土专家和技能人才;支持开展绿色有机认证,打造高质量产业原料基地;支持产学研合作开展新产品研发、新技术成果转化等,促进产品高质化、差异化发展。(责任单位:州林业局、州科技局、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州农业农村局、州市场监管局,各县〔市〕人民政府)
七、加强龙头企业培育,促进产业联农带农发展
建立一对一服务联系企业机制,推进解决企业发展中的问题和困难。鼓励支持企业开展产品研发、技改扩能、市场推广,支持体验店、门店、专柜及平台电商、直播平台等线下线上销售渠道拓展,推进优强企业发展成为刺梨行业龙头企业,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为规上企业。强化产销利益链接,推广“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农户”等模式促进订单化生产,带动农户鲜果销售,实现产业联农带农助民增收。(责任单位:州林业局、州农业农村局、州工业和信息化局、州发展改革委、州市场监管局、州商务局、州投资促进局、州科技局、州政府金融办,各县〔市〕人民政府)
八、强化工作进展调度,推进支持措施落地落实
按照季调度、半年总结要求,强化工作调度,压实工作责任,及时掌握全州刺梨产业发展情况,分析产业发展存在问题,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对推进产业发展工作不力或成效不明显,及时进行提示提醒,确保工作举措落地落实见效。(责任单位:州林业局、州农业农村局、州财政局、州工业和信息化局、州发展改革委、州市场监管局、州商务局、州投资促进局、州科技局、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州政府金融办、州自然资源局、黔南金融监管分局、中国人民银行黔南州分行,各县〔市〕人民政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